Tag Archives: Joy Division

每日一歌#7 9/1~13/1: Punk的形式

Standard

今個星期「每日一歌」談談不同形式的Punk!有美國的Punk、英國的Punk、憤怒的、絕望的、好玩的、情緒化的……Punk的變化和形式可真多著!

09/01/2012 MON
Sex Pistols – Problem

放浪形駭是有原因的這是出於對現實社會和政府的憤怒。要數反政府反建制,怎能不聽Sex Pistols?理念上,Sex Pistols的朋克極高姿態,God Save The Queen、Anarchy in the U.K.,把英國政府噴得一面屁。憤怒的力量訴諸形式,便成了破壞力,如他們的形象,也如音樂上的簡短急速和章節重複。Sex Pistols除了上面兩首經典,今天選的Problem,也是憤怒地把一無是處的人數罵一番。請知道,Punk不是把頭髮Gel到一支支、穿環、窩釘、皮褲而已。(要說Punk Fashion Scene也不是不可,當然,那自然是另一篇長文。然後,又必須由Vivienne Westwood說起。)

10/01/2012 TUE
Joy Division – She’s Lost Control

Sex Pistols是Punk的憤怒,Joy Division的Post-punk就是絕對的失望,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。Punk的分支和變化極多, Post-punk就變得內向和實驗。Joy Division的壓抑風格,與主音Ian Curtis的抑鬱和癲癇病有很大的關係。據聞Ian Curtis看到一女子癲癇發作而寫了這首She’s Lost Control,諷刺的是,然後他本人確診患上同一個病。最後抵不過疾病和抑鬱,上吊自盡,只有23歲。

11/01/2012 WED
Ramones – Havana Affair

美國最早的Punk大宗,非Ramones莫屬(比Sex Pistols還要早)。回說音樂風格,有話「只要懂得三個和弦便是Punk」,雖然誇張,但錯唔晒。Ramones簡明快速、直接明亮,爽快又率直。Ramones不像Sex Pistols的爆炸式憤怒,他們是好玩和快樂的。即使有關政治事件的歌,一樣輕快搶耳,例如今日的Havana Affair。Ramones的影響足足二十年有多,後來的Punk Band、Metal Band,許多都直認是受到Ramones啟發。明天舉例再說。

12/01/2012 THU
Green Day – Minority

時間一跳,聽聽今日的Punk Band。早年的Green Day一樣簡短輕快(甚或更快,大抵是因為主音Billie Joe有點過度活躍)。簡明的三和弦,可謂從Ramones一脈相承。說Green Day,許多人只識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和21 Guns,其實在他們第二次大紅之前,即是最低潮時期,就有這樣的一首Minority大叫著反主流:「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, I don’t need your authority」。請留意歌詞。(選這個Live version,不是這個版本特別精彩,而是YouTube上的MV版大部分都把歌詞中的「Fuck」全都mute走!無晒神髓!我至憎!!)
中英歌詞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8050711627

13/01/2012 FRI
My Chemical Romance – Famous Last Words

星期五,以Emo-punk收結。Emo一語來自Emotion,情緒化的Hardcore Punk。雖然My Chemical Romance一直否認,但外界一致地將他們歸類為Emo。我覺得MCR Emo與否,佢地都有Punk的特質(強勁的結他和節拍感)。今日係黑色星期五,就係佢地前張大碟The Black Parade揀歌:呢個Famous Last Words既Live好精彩,主音Gerard Way狂放演出(次次睇佢Live都有d驚佢唱到氣絕),Ray Toro同Frank Iero兩支結他齊齊爆發,睇到流左一身汗咁淋漓盡致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上面只選5首,當然是鳳毛麟角,是Punk的某些角度的反映。然而,不論風格變化,Punk的核心精神大抵不離其宗:顛覆、叛逆、反抗建制、強調自我。Sex Pistols的無政府主義和Green Day(尤其是American Idiot)對政府的不滿是顯而見的。至於Joy Division和My Chemical Romance,就較為個人,Joy Division的內向更是沉重得叫人不安。表面上,Ramones看似沒有這些樂隊的深刻內容或「主義式」的前提,但Ramones的出現,本身已是一場革命式的改變。他們簡單快速直接,正正是對70年代那些冗長的流行音樂的顛覆。說Ramones是Punk的始祖,一定錯不了(特別是美式Punk)。

最近在聽一張Ramones的Tribute大碟:We’re a Happy Family: A Tribute to the Ramones。參與單位星光熠熠:Red Hot Chili Peppers、Eddie Vedder (Pearl Jam)、Metallica、U2、Kiss、Marilyn Manson、Garbage、Green Day、The Pretenders、The Offspring……各樂隊出盡渾身解數,用自家特色重新演繹舊歌,各自精彩而互不搶鏡,百花齊放,大力推介!

(想重溫過往的「每日一歌」?按這個「1song1day」tag便OK了~請多多支持啊!)

青春流光

Standard

剛剛的星期六,長周。公司人不多,工作不太緊張。塞著耳機,用新買的Nokia 5310The KillersSawdust,緩慢地工作。

很奇怪,在超級霹靂無敵勁忙碌的二月、三月、四月、五月過後,雨後春筍般的暗瘡湧出來了。頹唐和不安在工作量減輕了的日子裏,如浪潮那樣一層又一層地撲上沙灘。香港中了咒似的,看來陰天雨水還會停留多一段時間;而我也著了魔,聽著The Killers的Sawdust,緩慢地工作。

真的很奇怪,2006年因為When You Were Young,而開始聽The Killers的時候,不到一個月,我很快就膩了。當時覺得他們的曲式比較悶。

上星期,因為Coldplay新碟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,在豆瓣看到The Killers的Sawdust,便忽然想聽聽英倫口味。聽了一次Sawdust,沒感覺。然後我不知道從那裏想起The Killers為關於Joy Division的電影《Control》做了一個翻唱(Shadowplay),本著奇怪的好奇心,youtube一下,google一下……用耐心把Sawdust好好的再聽。然後就這樣,一直在聽、在聽、在聽……

Sawdust是The Killers的B-sides精選。主打的Tranquilize和Shadowplay散發著我從未在The Killers身上體驗過的dark side。All The Pretty Faces更出奇地在第三track突顯了魅力,當初在第二張大碟Sam’s Town內作為bonus track,未免是格格不入的讓我瞬間把它忘記。或者是封面那支「斷肢」的影響,Sawdust整體上讓我看到的,是一個個灰黑影子,不像Mr. Brightside的明快。不過,大概是要有光的地方,才會有黑色的影子。(single有A-sides,才會有B-sides?)

其實,除了The Killers cover的Shadowplay,我從沒聽過Joy Division,但Joy Division主音Ian Curtis在23歲就放棄了青春的人生、電影《Control》的trailer、Shadowplay的MV、諸如此類、諸如此類,竟然散發著奇異的魅力。Ian Curtis想要趁著青春時死去,26歲的The Killers主音Brandon Flowers刻意放棄靚仔小生的打扮,如今髮線後移加一身佬味──青春竟然貶值至此?回望那些不屬於現在的青春,竟然是一張張灰黑白的70年代照片,相中人已死。

就在這樣躁動不安的風雨連綿的夏季,我大約是聽著The Killers的Sawdust,搖著頭的回來了。

延伸閱讀:
音速青春:Control(Ian Curtis & Joy Division)
【Control】沒聽過Joy Division 別說你懂搖滾樂(連影片預告)
CONTROL新浪部落

後記:
完成這篇xanga之後,我在youtube一口氣看了Joy Division的ShadowplayLove Will Tear Us ApartShe’s Lost ControlAtmosph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