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 Archives: ifva

ifva2014動畫組入圍作品:水平大提升

Standard

剛剛看完今屆ifva比賽動畫組入圍作品放映。

數數手指,原來已經看了9年動畫組。前年說過,入圍作品的水平提升了很多,不論2D或3D,或是混合,動畫技巧已經很成熟,高下只在說故事能力、節奏控制這些較抽象的「導演能力」上。

看完今年入圍的10部作品,10部都好高水平!不但只技巧揮灑自如,(雖然映後談時,多位導演都說製作時間不足,以至偷工減料,但在觀映過程中完全不覺喇!)連「多年未能突破的死症」--節奏,都控制得好好!(往年總覺得許多作品都太拖太冗長。)那麼今年就是「動畫與故事如何配合的決鬥」了!

我常常會思考這個問題:要說故事,為甚麼要「動畫」這個媒體,真人拍不會更好嗎?動畫就要有真人未能表現的效果才會長青不死。又所以,今年10部作品,最能善用動畫這個天馬行空的媒體去說故事的,一定贏。

我的心水:

金:黑暗中的光景
用動畫表現盲人想像的世界,非常高明。快速出現又消失的場景,以及場景變化的不定性,動畫就是有這樣的優點去說盲人的故事。

銀:逆石譚
一開始我以為自己在看日本/韓國動畫長片!《惡童》、《鴉KARAS》、《一輩子豬玀》(Yeon Sang-ho)就是這種風格!這個作品絕對可以發展成動畫長片!(其實今年我最中意呢套~)

銅:不知與未知
Stop-motion泥膠人物與2D背景的完美配合。lighting特別好,尤其是泥膠人的光影,跟背景配合得一絲不苟。足證導演是計好晒、度好晒先拍。細心。

其他作品都好好,只是我懶唔詳細講了。好喇,今晚7:30頒獎禮,好快知結果。

*第十九屆 ifva 比賽動畫組入圍作品放映
節目簡介

[24/3 update] 第十九屆 ifva 比賽動畫組賽果:(差少少添~)
金獎: 《逆石譚》/ 吳啓忠、吳子睛
銀獎: 《香港站》/ 黃偉浩、識家希
特別表揚: 《YETI》/ 管國成, 《黑暗中的光景》/ 何海藍

ifva2012: 亞洲新力量組節目一

Standard

早前參加了Arts Centre的投票活動,在抽獎環節中獎了,獲得今年ifva亞洲新力量組節目一的門票,所以又多看一場放映。(謝謝Arts Centre送出門票!十分感謝啊~)

第十七屆亞洲新力量組入圍作品放映節目一:往那裡走
16/03/2012 9:00pm @ agnes b cinema

1. Bleach(南韓):因為上一場動畫組的映後談,所以遲了入場,只看到最後一兩分鐘。韓國電腦CG動畫,大概是工廠機械人尋找自由與自我的故事。灰白色調令動畫更為像真。看的太短,不多評論。

2. The Serenity Prayer(日本):首先片名令我很疑惑,日文明明是《大錢包》(大きな財布),但英文片名卻是The Serenity Prayer。小演員演出出色,或者這就是外國的優勢:casting。(映後談中,導演也說這個小演員花了很多時間才cast回來。)小男孩拿著一個沒有錢的大錢包,在商店街想買東西回去給生病了的爸爸。誰知回去,爸爸不醒人事……而他倆,原來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,住左小貨van。故事明確,直指經濟問題,失業、流浪漢、貧困兒童,不要以為日本就沒有弱細社群。

3. 所有的行流出來(新加坡):個人最不懂看這種藝術性強的作品,感覺像現代舞劇場穿插的多媒體片段。官方簡介:「透過一名神秘人被追殺的過程,去揭示橫跨新加坡的無數『引水道』如何構成星洲龐大的水路地圖。」主觀鏡穿梭各大水道,我便幻想自己是一條浮屍,由住宅區一直飄浮出大海。由平靜的水面,到大海的風高浪急,這樣沖出大海,屍骨無存。

4. Broken Night(南韓):是次放映五個作品之中,最完整最具電影元素的一部。起承轉合,一中年大叔獨自駕車回家的路上,遇上一對男女「路霸」,假裝被車撞到而勒索金錢。大叔不忿地擲下錢包離去,愈想愈憤怒,決定回頭找碴。豈料弄假成真,大叔回頭只找到真的被撞到重傷的女子,嚇得三魂唔見七魄。而那個男的,也真的被一泥頭車撞到,奄奄一息。大叔目睹一切,一念天堂一念地獄,在恐懼、不安、內疚之中,決定把女的也撞死……剛巧前陣子社會熱烈討論中港自駕游,路霸、寧撞死莫撞傷這些港人恐懼,在這個南韓作品中一一呈現了。

5. 6x8ft : her space(南韓):鏡頭漂亮、對白詩意,光影遊走,完全可以做C字頭或N字頭相機的宣傳短片。一個任職網上地圖設計師的年輕女子,決心要放下南韓的一切,環遊世界。她在家中6x8ft的牆上設計行程,辭工,放盤,為的,要自己沒有後路,一定要成行。可是最終她沒有出門……而且今次,是第二次失敗了。她的旅行,只能夠在工作,和家中那面牆上,幻想成行。導演拍得愈美,愈感到女主角的無奈。很諷刺啊。

延伸:
[ifva官網] 第十七屆亞洲新力量組入圍作品簡介
[ifva官網] 第十七屆 ifva得獎名單
[YouTube] The 17th ifva Awards – Asian New Force Category Finalist Trailer

ifva2012: 動畫組入圍作品

Standard

因為先看過評審推薦放映,水準都ok,所以對今年的動畫組期望甚高。下面順圖序講講,純粹個人觀感,如果評論狠了點,希望導演不要介意。

第十七屆動畫組入圍作品放映
16/03/2012 7:30pm @ agnes b cinema

1. 牠殺:人物線條簡約硬朗,像松本大洋(《惡童》)、歐陽應霽、楊學德漫畫的混合體;學生look有John Ho畫校園核突少年的味道;故事的靜謐灰暗,又有智海《默示錄》的影子。(我是本地獨立漫畫fans,當然很喜歡。)一開始的倒帶畫面為敘事線加了點曲折,我想,這裡是加了分的。看了多年ifva動畫,音效是許多導演處理不好的問題,往往音效的好壞,成了作品高下的關鍵。(例如今年看過的兩個評審推薦作品,音效都不好。)《牠殺》的獨白十分抽離,彷彿是俯瞰的角度回說事情發展。但正是這種格格不入,和故事的疏離主題十分配合。此外,今年大會以《牠殺》的截圖做宣傳品,讓我十分在意。

2. Within Within:純手繪黑白作品。講回歸,講香港夾在中英之間,題材如此嚴肅沉重。但不是政論式的直來直往,而是個人風格和感情的放大。當中運用了許多象徵,但不難明白,或者因為我們都是當事人,見證著這一切的發展。

3. Oh! Give Me Strength:輕鬆搞笑的泥膠Stop-motion,動作流暢,場景簡單而不簡陋。故事亦簡單直接,呼籲人們停止食用野生動物。作品內外(故事、人設、風格)都行搞笑路線,便輕鬆地帶出訊息,很統一。完成度之高,大可以直接用作環保團體的宣傳短片。

4. 快閃島:也是講環境保護的動畫,主題是濫殺鯨魚。前半輕鬆處理,配合可愛畫風,完全沒問題;但後半故事急轉直下,壞人出場,捕殺鯨魚,是嚴肅的正面批評,就跟可愛畫風落差太大。情況就有點像中學生作文《一件傷心的事》,虛構家人死於非命,感情落不到肉那般。雖然如此,但電腦2D動畫一樣流暢。尤其是以「萬花筒」式畫面表達浪人和鯨魚的快樂時光,儘管看得出是向迪士尼動畫借鏡,但這部分的藝術表現確令人眼前一亮。

5. MR.WORK 勞作室:這個作品出自Y.E.S.青年就業起點的工作坊,作品主旨是講述工作應有的態度。放映後座談會中,導演表示當中的人設、故事、劇本大鋼都由工作坊的學員設計,動畫方面則由導演全力負責。如果大家有留意Y.E.S.的地鐵或街頭廣告,就會見到當中的人物。(現時灣仔地鐵往稅務大樓的天橋上,就有他們的廣告。)從搞笑的單完小故事帶出主題,說故事的手法很紮實。畫風略嫌太平面,太像flash動畫,少少失色。不過,勾線、上色和大字聲效竟然有點港漫感,出於個人情意結,這個我十分喜歡。

6. 思念的水:另一個全手繪作品,以木顏色創作。對於全手繪的創作,第一件事是十分欣喜,畢竟今時今日電腦能夠做的實在太多,導演堅決用手逐格逐格畫,這一項堅持足以鼓掌。溫情故事,講小水點離開媽媽闖世界,飽歷波折後回到媽媽懷抱之中。用木顏色很明智,作品就像一部會動的兒童繪本。

7. sub-zero:奇怪角度及分鏡、七彩的顏色、強烈的音樂,像迷幻搖滾那樣令人目眩。作畫及動作處理十分成熟,主題抽象,大概是一趟尋找與認同自我的剖白。尾段,火車上兩個「我」對望,其中一個變成怪物,馬上就想到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。

8. 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- 貓與魚腸:My Little Airport的歌,拼貼剪紙Stop-motion。導演在放映後座談中表示,刻意做一個跟歌詞內容沒什麼關係的MV,各說各故事或會更有趣。單看動畫,Stop-motion落足心機。最後以手繪表示前面的都是貓的夢境,texture的轉變是神來之筆。但要挑剔,主角貓太像Simon’s Cat

9. GALAMAN:作品由四個單元組成,動畫、故事,基礎完全沒問題,甚至OP、EN、音效各方面都十分完整,已經是放得上網的商業作品。(聽聞已經推出周邊產品。)我之前已在YouTube看過第一集,的確挺好笑:地道gag,核突搞笑主角,這種角色很得香港人歡心。今次參加ifva一連四集,看後面的新作,gag仍然好笑,而且有新角色加入,讓人很期待之後的發展。希望有一定集數後,會有打大佬的大場面。

10. 讓我躺在藍天:也是2D電腦動畫,技術層面沒什麼批評,美術很好。故事講一個有翼卻飛不了的男孩,在父親的鼓勵下,努力試飛。但一直未能成功,更被同學排擠。導演說這個作品講「放下」,我接收到的,更多是「父子情」。 隨著父親愈來愈老,最能突顯他的默默支持。所以最後男孩獨個在海中暢泳,像飛行那樣,我一心以為是父子情,就覺得這個收結很奇怪了。

總的而言,今年水平實在大大提升了。雖然上面許多都是學生的畢業功課,但往年的畢業作甚少有這個水準。見到水平提升,是十分欣喜的。不過,我認為這也為以後的參加者提高了入圍難度:美術當然有要求,更要完整地說故事,敘事方法最好有巧妙設計,連音效這些可以避重就輕的部分也不能馬虎。雖然水平提升,但就今年的入圍作來說,我認為它們是一同拉高了水平,其實大家的高度都差不多,沒有一部非常突出的作品,遠遠拋離對手。如果我是評審,選金獎,很難;特別表揚,可能會有好幾個。

延伸:
[ifva官網] 第十七屆動畫組入圍作品簡介
[ifva官網] 第十七屆 ifva得獎名單
[YouTube] The 17th ifva Awards – Animation Category Finalist Trailer

ifva2012: 評審推薦節目二

Standard

今年ifva有3場評審推薦節目,3場都有動畫作品。可惜公私事都忙,只選看了有兩段動畫的節目二。5條短片來自3個組別:亞洲新力量組、公開組、動畫組。

評審推薦節目二
10/03/2012 5:00pm @ 太空館

亞洲新力量組
Insignificant Details of the Accidental Episode
:動畫作品固然必講,這套來自俄羅斯的短片也很精彩!(下文有劇透)偏遠的海岸線上,鐵路維修的原故,對頭的兩列火車停在原地。男主角的車卡對面,是一個年輕少女,和她的爸媽。男對女的很好奇,卻一直沒有和她交談。時間漸漸過去,一日、兩日……一個月……十年八載,兩邊的乘客竟也落地生根,在火車上住了下來,女的爸媽先後離世;男的也成家立室,和火車的女侍應生了一大堆子女,然後一場吵鬧女侍應帶著所有子女離開。這時,男的終於鼓起勇氣和對面的她交談,並要去她的車卡。就在男的走在通道上時,這不知停駛了幾多年的火車,終於再起動了……當然,男女主角連對方的名字是什麼都未知,火車就開走了。(劇透完)

這樣的情節看似浪漫,然而這短片取的卻是黑色幽默和戲謔氣氛,笑聲始起彼落,但都是無奈的笑。我想找Trailer分享,網絡上竟然沒有丁點資源,唯有很dry地看我的簡述了。

動畫組
Connection:人物場景Stop-motion,角色表情後期2D,很聰明的做法。兩個角色的模型做得不錯,「木獨獨」的土人風較有特色,圍巾、皇冠都很細緻;「石先生」則較普通,像吸血殭屍。鏡頭的聚焦和失焦很能突出stop-motion模型的趣味,人物動作都流暢。配音和聲效是比較差的環節,但以一人之力做出這個程度的Stop-motion,算很厲害了。

本壘:一個男孩阻止死神帶走母親的故事。次線是棒球,加上人設完全是日本風,所以很有日式熱血味道。有些地方要挑剔:人設比較簡單,場景單簿得有如一片色塊,缺乏層次,令作品看來像flash。另外也是配音問題,童年的男主角找年輕女聲「扮細路聲」,或許是業餘關係,實在不像。我想找未變聲的男孩聲演效果會好很多,說服力也大增。不過,2D而言,人物動作有這個流暢度,尤其是男主角的「戰鬥」場面,一定花了很多功夫。這方面是值得表揚的。

總的而言,今年的評審推薦都有這個水平,那很令人期望入圍作品有多精彩。

延伸:
[ifva官網]評審推薦節目二簡介

HKIFF2011:電影節筆記 之 後記

Standard

莫名的堅持,完成了今年的電影節(連ifva)筆記。

總的來說,今年選看的不乏佳作,但就是少了些驚喜,也不及當年《日式牛仔一品鍋》(Sukiyaki Western Django)、《風塵三俠決戰地獄門》(The good, the bad and the weird)、《一首PUNK歌救地球》(Fish Story)那種激動滿足。

《貓的一生》、《復仇三chok俠》、《愛瘋三次元》,三套最喜歡,前者畫風取勝,後兩者都是行瘋狂cult片路線,大抵喜歡的東西來來去去都是那些風格。其次《小熊曲奇大冒險》、《夢中見》都是很出色的作品,不過個人算不上十分喜歡而已。

那十篇電影節筆記已經不斷在說,今年很多作品都有「真人電影動畫化」這元素。Stanley Pickle(世界動畫精選一)的真人Stop-motion,這種技術叫Pixilation;《復仇三chok俠》將演員放在類似Stop-motion的模型場景,以及剪紙Animtion的間場;最具體的莫過於《夢中見》幾乎全部演員、道具、場景都係相片拼貼的Animation……還有《愛瘋三次元》那些CG背景也就不計了。精煉點,這是「動畫追求什麼」的思考。2D動畫的原理是把不動的動起來,這是一種仿真;有了CG Animation,似乎什麼東西都可以用電腦畫出來了,又為什麼仍有許多動畫(尤其是Stop-motion在材料的選擇上)保持了「不像真」的一面?同時,科幻作品大興,有許多場面甚至角色拍不了,真人電影選擇以CG形式像動畫那般「畫」出來;又甚或刻意追求動畫式的呈現,誇張的爆炸、擊飛之類之類(有點像特攝的取向,但核心而言始終有別)。這些都是一些思考,有時間和心機再逐一舉例寫寫吧。(這問題是當年讀Animation時,tutor Rita拋出來的,這些年來我一直在觀察和思考。)

今年電影節終於告一段落,下面是今年選看的作品,按片名連結可看筆記。這篇可作目錄呢。

ifva16 第16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
第十六屆 ifva入圍作品放映(動畫組)
Eric Riewer動畫講座及法國GOBELINS動畫選集一
法國GOBELINS動畫選集二

歐洲動畫作品選:安錫佳作  Best Of ANNECY

HKIFF35 第3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
貓的一生 A Cat in Paris
戀戀節拍夏灣拿 Chico & Rita

世界動畫精選(一) World Animation I
豆富小僧 Little Ghostly Adventures of the Tofu Boy (3D)

冬之日 Winter Days
刺痛我 Piercing I

幻象師 The Illusionist
世界動畫精選(二) World Animation II

復仇三chok俠 Bunraku
小熊曲奇大冒險 Kooky
愛瘋三次元 Milocrorze – A Love Story

ifva動畫作品十六年精選節目二:「感動」
夢中見 Surviving Life

要養成寫筆記的習慣。儘管不是專業影評,只是個人觀後感,但一年下來,大大小小的電影節,每次都寫筆記的話,累積起來也不錯的。